簡赫琳 政治學博士/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進修
2019.06.15
公民參與什麼時候也變成了一門可以賺錢的生意及商業行為?答案是:那當然可以。只要有人「需求」的地方,就可有商業行為,但商業行為可以帶來各種影響。這一類公民參與商業行為的影響則是鼓勵了各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可以更方便利用廠商已開發好的視覺化軟體來深化其民主體制,改善政府與人民之間緊張的黑箱關係,貼近公民需求及強化政策溝通,更同時創造了許多新的社會價值、社會連結及公共性。
在歐洲,有間公民參與軟體顧問公司叫 CitizenLab,他們的主要軟體產品開發是建立在如何搭起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樑,或許就如同我愛紅娘或詹媽媽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們領先看到了二十一世紀政治的危機及轉機-當公民都已可以在網路上選購各種客製化產品時,政治卻仍然維持舊式及最傳統的政治代理人模式,進一步導致已快速擴張的都市人口缺乏管道充份參與各種重要的公共討論,慢慢累積了民怨及對老舊政府的脫鉤距離感及不信任感。
共創(Co-Creation)、群眾智慧和電子民主是可用來形容該公司的三個關鍵字,有些人也稱這類的公民參與為「民主DIY」。此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年紀不但都才20出頭起跳,公司目前15位員工,包含三位共同創辦人,分別負責執行面、商業開發面及技術開發面向。而總部特別設在位於歐盟同在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就是為了可擴大接觸歐盟的許多不同會員國家公部門客戶,且他們服務語言也擴充到可由英文、法文、荷蘭文或德文來傳達,並同時設置三支電話號碼來分流除了英文之外的三種語言溝通管道暢通,至今已有超過100個北美及歐洲的大小規模政府付費使用他們提供的軟體服務來進行參與式預算、大規模諮詢公民意見與進行線上投票等。例如:溫哥華市政府已徵收了上千萬的空屋稅,但卻希望透過公民的線上意見參與能夠讓這龐大的公共財用在這個城市及居民更需要的地方。為此,溫哥華政府於2018年和CitizenLab顧問公司合作,最後是超過650位公民來註冊參與討論,獲得超過5000多筆的投票及450個意見回應,最後該顧問公司也協助溫市政府將公民的意見做簡化的視覺化處理,以方便後續公共政策制定有所依據做更明確的方向變更。
在CitizenLab最新一期 (2019.4.4)的公民參與知識分享中更整理了兩種不同的公民參與模式 :Citizen Engagement vs Participation。這兩種模式在中文翻譯很難表現出其不同,但在英文的參與卻有不同程度及模式的差異。前者的engagement 是由上而下的公民參與,並大多由政府來主導提出;後者的 participation 則是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主要由公民自行提出。前者參與模式為正式且需有法律依據來提供公民參與的管道,如參與式預算、公民問卷或公民提議收集;後者則是非正式,不需要按法律規定參與,但也同時沒有辦法直接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如社區網絡,居民請願等。
民主治理可以有更多想像,也不光是公部門可以主導,公民或甚至軟體顧問公司都可以是這場民主競合賽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參考資料:
- CitizenLab 網站:https://www.citizenlab.co/
- CitizenLab 兩種公民參與模式介紹 https://www.citizenlab.co/blog/civic-engagement/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citizen-engagement-and-participation/
- CitizenLab 介紹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oEa6UQlaU
- CitizenLab 共同創辦人簡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E6wCIUkDb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