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王唯治:十二夜的召喚,離開公僕生涯才找回生命的脈絡

攝影:蕭嘉慶 

王唯治 樂做大公民的公務員


因為對原來工作熱情消失而提早結束三十年公僕生涯,卻在動物保護的道路上找回生命的脈絡;回溯家庭源頭,退休後的王唯治找回父親灌輸給他的自由DNA,並在公民參與事務上揮灑熱情。
  王唯治,出身外省公務員家庭的公務員,單看這樣的背景,誰也想不到他就是台灣社運人口中親切的「王大哥」。回首來時路,王大哥笑稱這一切似乎都有脈絡可尋,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

  王大哥很喜歡用「脈絡」這個詞,用他的話來說,他公民參與的DNA便是循著父親的脈絡而繼承來的。父親成長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成了一名公務員。不同於本省人家庭「根深蒂固」的綿密家族關係,外省來台人士常常是孤家寡人或簡單的小家庭結構,家中雖有祖母,但相比傳統大家族,給了王唯治相對開放,自由的家庭環境 。

  王大哥回憶到, 公務員服務法簡直是要求公務員做「少說多做」的聖人,且在戒嚴的肅殺氛圍下,也讓不少人噤若寒蟬。可是王唯治感念父親在家中常常鼓勵自己和家人自由討論,家事國事天下事,頗有些事事關心的意味。

結婚後從新竹移居台北,在父親退休前甚少有機會與父母遠遊,這次機關的花東自強活動,適逢父親已退休,得以邀請父母一起參加,與兩位女兒攝於花蓮旅遊途中。
不畏白色恐怖 父親不平則鳴 

  不同於普通人只在家裡的高談闊論,王唯治的父親按捺不住自己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退休後還常常投書報紙。從白色恐怖中走來,父親礙於自己公務員的敏感身份,報紙投書都用母親的名字。

  回想往事,王唯治覺得既有趣又無奈,原來民眾想要參與公共事務的建言竟是如此的困難。要怎麼讓公民敢講話、願意發表意見,這些都成了他此後思考的方向。

  讓王唯治成為公民王大哥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就是他至今仍印象深刻,時任新竹中學校長的辛志平先生。民國五十年代,台灣處處還湮沒在反攻大陸的緊張氛圍之中,現在的王大哥,彼時的王同學,正在新竹中學就讀。而他的校長辛志平,突破性地開創了學生議事制度,每個學期都召開學生會議以討論公共事務。王唯治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倍受啟蒙。

  辛校長常教育學生,如果覺得自己有特殊的能力,想要自己有發展、對社會有貢獻,就應該細思考自己的人生。文科生,大可學一學政治、哲學、藝術;理工科學生,也可以多研究研究物理、化學這些基礎學科。並不必隨著當時的社會潮流,唯醫學、工程馬首是瞻。此外,每週一節的勞動服務課,辛校長也身體力行,這在當時都是很特殊的教育模式。言傳身教,不勝枚舉。

  原本就抗拒服從單一價值的王唯治,高中畢業卻偏偏就進了軍校。或許正是受到了老校長的啟發,即使在軍旅中,王唯治也對公共事務保有了熱切的興趣且常發表意見。在以服從為第一要務的軍隊中,王唯治也常常因為挑戰制度而遭受處分,為了抗拒僵化的生活管理,他曾經索性剃了光頭抗議。

  王唯治笑稱,在思想考核被歸類為「異議份子」之後,還能在十年役期屆滿時準時退伍應屬相當幸運。


二十四年前與大女兒第一次遊歐洲,途經瑞士,是趟學習之旅。二〇一七年再度與太太重遊瑞士,是完全不一樣的渡假悠閒的火車之旅,不但徜徉於峻山與綠水之間,更充分見識了鬼斧神工的瑞士高山鐵路工程,與太太攝於瑞士少女峰冰河上。
卸下軍裝 走向服務大眾的公家之門
  在公家機關的日常工作,自然是處理公共事務。不同於在私人公司做事情較能賺錢養家,在公家機關工作卻能讓好的點子產生公共利益。這能影響很多人,用王大哥自己的話來說:「在這裡受益和創造的價值都很高。」雖然一九八三年退伍後王大哥因為台語說的不夠輪轉,未能如原來自己預期的轉往民間公司發展,而是進入原子能委員會。但王大哥在此一做就是三十年。

  有趣的是,台灣政府機關最早開放公民參與的領域就是在王大哥耕耘的核能管理。根據民國五十七年出台的原子法,核能電廠執照申請中就有「公開展示」的制度要求。相關資料依法要公開展示一個月,公民可以監督、參與及提出問題。雖然公民參與這個名詞,王大哥近幾年才開始接觸,但其實他早就是親身實際的參與者。

  王大哥也常常反思,當時雖然有公開展示的機會,但無非只是對西方先進國家的制度引進,這個社會的普羅大眾還沒有公民參與的概念。在那個年代,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政府官員、教師都是以權威的面目示人,所以公民參與常常只是一個程序,是一個只求有,盡可能讓它趕快通過的程序。政府部門不見得會去宣導,民眾經常不知情也不關心。

  二〇一二年國科會提出的「中部科學園區第四期開發案」被高等行政法院撤銷,這給了王大哥很大的震撼和啟示,政府是會犯錯的,這錯不是程序上的疏失,反倒是根本忽視了程序中所應彰顯的保護當事人精神,而所謂的公共利益,也因缺少完整客觀數據,成為主管機關便宜行事或助長強勢團體圖利自己的最佳藉口,這讓公民參與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二〇一七年二月公立動物收容所零撲殺上路,動物福利成為重要指標,而推動志工入所服務是關鍵。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動督盟公布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遛狗」大調查指出,不論六都或其他縣市,幾乎不到一半的狗能被帶出去活動,動物福利堪慮。 

體悟管理的本質不是樹立權威

  雖然王大哥所在的原子能委員會強調是管制單位,但王大哥深知,管理的本質不應是樹立管理者的權威,應是為了大眾安全而進行的服務。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才常常不得已而採取強制性的管制措施。呵斥式、威權式的權力模式,無非是不負責任的便宜行事。「政府教育公務員是公僕的口號喊了很久,不過口號的精神很少人去體認。」

  讓很多人不敢相信的是,身為主管核能開發的公務人員,王大哥私下裡還常常去聽反核運動的演講、閱覽他們的刊物。特別是日本三一一核災後,社會反核、恐核的氛圍非常強烈,王大哥還主動為反核運動的公民提供完整資訊,希望即便觀點不同,但也能基於正確完整的資訊。

  事實上,我們的文化中自古就有恃才傲物的傳統,知識階級對普羅大眾常常也懷抱著傳統的蔑視與不友善。從事核能開發的很多專業人員、政府官員,常常以為大眾的恐核情緒來自於對核電的無知,覺得學習了知識,自然就會改觀。

  但王大哥卻在與反核團體的接觸中,越來越意識到,其實大眾心理層面的衝擊是非常真實存在的,絕不能以非理性視之而忽視它,這才是核能存廢問題的關鍵.完整的資訊、有效的溝通、健全的公民參與才是台灣核能利用的前提,可這一切現在回想起來,卻也只能令人唏噓了。

  「人民對政府缺乏信任,政府對人民缺乏開放,相互不信任中的選擇只會是雙輸。」

  工作了三十年,王唯治在公家機關得到了一般公務員所能期待的最好結果:沒有太多責任風險的副處長職位、優渥的薪資、熟悉的工作模式。但在民國九十二年一場罹癌重症後,王唯治對生命的看法有了很大轉變,不再容忍自己將時光持續消耗在缺少明確目標的例行業務上.在衡量已無法找到令自己認同的願景後,王大哥決定借著中央政府組織再造的時機提前退休。

  退休後的王唯治原本興致勃勃地計劃著旅遊,而參加「關懷生命協會—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現改為: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推動公民參與則是完全沒有預知的。但正如同他的很多經歷與選擇一樣,看似偶然,仔細想來也有脈絡可尋。最初認識到動保問題,是在女兒的邀請下觀看了講述台灣動物保護撲殺政策的《十二夜》電影。

  其實王大哥的女兒十幾年前就讀大學時認養了一隻貓,而在她讀書在外、不克照顧的情況下,照顧這隻貓的責任就留給王大哥。所以與這隻貓的情感也慢慢建立起來,他很享受與寵物互動的美好感覺。談起起這些,王大哥的眼睛裡還泛著憐愛。

家中寶貝貓—墨汁由小女兒認養回家眨眼已十三年,至今仍然是家中的開心果,眾人眼神的焦點。
出錢出力愛動物 終結十二夜的噩夢

  也正是出於對動物的憐愛,《十二夜》中的慘狀給了王大哥內心深處的巨大震撼。耳邊每每聽到動物的哀鳴尖叫,便覺得心裡哽咽,無法接受。他當下決定要投入動保,和太太商量後,決議出力出錢,渴望儘快獲得成果,除了每個月捐贈三萬元投入動保組織外,王大哥也決心身體力行。

  為了能很快看到進展,盡快達成「零撲殺」的目標,王唯治認為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入理念相近、有基礎、有能力的組織。正巧,王大哥當時在社區大學參加環境公民記者課程,同學在得知他的想法後,立刻推薦關懷生命協會的何宗勳執行長。

  社運人的可愛就在於他們的說幹就幹,一通電話一次晤談,就促成這兩人日後在「動保行政監督」上的精誠合作。在後續的行動中,除了創造出總統接見動保團體承諾事項,指派政務委員協商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定期追蹤的先例及行政院農業委員將動物保護業務納入年度施政計畫的關鍵績效指標的創新措施,也促成了動物保護法修法,終結對流浪動物之撲殺,史台灣動物保護工作邁入新里程。

  在之後的動保行政監督行動中,王大哥獲得了參與民間公共事務平台的機會,而他的熱情與參與也讓何宗勳為之動容。在台灣公民參與協會應運而生後,王大哥也被邀請成為其中的一員。不同於過去社會運動偏向走上街頭的做法,在台灣政府資訊公開法及行政程序法的制度建立下,王唯治認為公民參與的方式可以相對非常多元,這也給了他繼續在此更寬廣領域貢獻過去經驗的機會。


二〇一七年一月三日離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上路前一個月,動督盟在監察院外舉行記者會,公布「屠狗之王」前四名的縣市,譴責他們行政怠惰,會後進入監察院糾舉。

  所謂的公民參與就是公民實際參與到公務行政體系的決策及執行中,而王大哥是公民會中唯一具有深厚官員背景的成員,自然常常有一些不太一樣的想法。譬如從哪些途徑可以介入、可以怎麼樣介入,無論是法律、還是實務操作上,都會有一些其他人不太容易想到的面向或經歷過的問題。

  也正因為王大哥自己曾經是公務員,在公民會的運作中,與官僚體系比較好溝通。對方既無法隨便糊弄,也很難動輒以困難或空口承諾來搪塞。

  王大哥認為公權力應該是履行公共責任的工具,需謹慎行使,不可為所欲為。政府如果不公開接受公民的參與監督,便宜行事的作風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現處知識解放的時代中,價值與需求也都趨於多元化,制式的東西無法滿足人民。所以公民的參與在可見的將來都是趨勢,這樣的浪潮可以說是勢不可擋的。

  旁人看到的,是王大哥不留戀於官場,這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他衷情於公共事務,他矢志做一個大公民! 


二〇一六年六月七日距離實施零安樂的日期只剩半年多,民進黨新科立委吳思瑤、陳曼麗召開「收容動物零安樂—停聽看公聽會」,為了避免政策轉灣,動督會成員在公聽會現場力戰安樂死派,會後與委員合影。


  • 王唯治小檔案
  • 現職: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召集人、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監事。 
  • 經歷:陸軍兵工少校、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綜合計畫處副處長。 
  • 公民參與事蹟:二〇一四年加入社團法人關懷生命協會,擔任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委員,參與倡議「公立動物收容所零撲殺」,促成第二年初,立法通過動保法該條款之增修,並於二年後生效,確保流浪動物生存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