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 星期四

【世界之眼】程序正義與公民參與

簡赫琳 政治學博士/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進修

2019.05.15

學者研究發現,人類溝通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1) 「單向」溝通以獲得資訊; 2)「雙向」溝通以獲得參與經驗; 3)合作則往往需要「多向」溝通。但究竟什麼情境會驅動人類想要合作的慾望與實際行動?去年知名出版商Springer才出版的世界永續系列專書 - 永續及社會科學研究(Handbook of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中,Zimmermann與其他研究員設計的參與階段模型 (Stage Model of Participation, SMoP)就是以環境問題為例,試圖理解人類在何種情況下會去想多了解環保問題,何時會想要認同,何時會想實際做公共參與?從知曉到實際參與和程序正義有什麼關係?其他研究也曾提問,程序正義、公民參與和對政府的信任三者間究竟有無關聯?

基本上,SMoP參與階段模型針對人們對程序正義期待高低做排序,對程序正義期待越低的人們,大部分就會停留在單向溝通的取得資訊,如在家看電視或上網找資料。對程序正義有某種期待的公民則會開始在議題和自我價值中間做出連結,並感覺到被該議題說服了,甚至有情感的投入,如與朋友辯論相關議題,並開始參加相關活動,如4/22世界地球日或去揪同好一起去生物多樣性高峰會加賞鳥。最高層次的公民參與動力則來自於對程序正義有很高的期待,這樣的公民不只在生活中會開始作出行為改變,也會開始與各方的利益關係人進行多方溝通,並希望參與各種可以合作或共創的行動,如成為非政府組織的核心工作團隊成員,對政府進行遊說,期待可以參與與公部門公共政策拍板定案前的所有大小決策程序。


對於公部門而言,或許政治領袖或公務人員想知道程序正義、公民參與和對政府的信任三者間究竟有無關聯?答案是 Oui (法文的yes)!而舉辦公民參與活動,如公聽會、聽證會、世界咖啡館模式論壇等可以增加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中間主要的機制是來自於,這些活動可以降低人民對「資訊不確定性的恐懼」。當人類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恐懼中,其實是很難對人、議題或政府決策產生信任感,進而牽涉到當政策制定後或法案在立法院拍板定案出爐後,公民是否願意提供政府所需的的政策支持或蓋下下次選舉手中唯一的那張選票。換句話說,若是聰明或需要人民支持的政府或組織,就更應該要透明化其決策過程,廣泛地開放公民參與,建置開放資訊平台,規劃開放政府路線,並且主動提供公民單向的資訊,雙向溝通的機會,以及鼓勵最高層次多向溝通的共同議題合作、共創(co-create)政策及並肩為社會做出轉變的付出。

這些為何「公民參與」對政府治理有助益的理論基礎及科學研究都有許多質化及量化資料可佐證,但若是象牙塔的資料只能留在塔中,而很少在現實社會中被應用,那不是很可惜,更浪費許多國家投入研究的資源,包含納稅人的辛苦錢及學者們日夜投入的人生與心血。

參考資料:
Filho, Leal Walter, Robert W. Marans, and John Callewaert, eds. 2018. Handbook of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erian, Mitchel N., Joseph A. Hamm, Alan J. Tomkins, and Lisa M. Pytlik Zillig. 2012.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Evaluations of Local Govern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2(4):815–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