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他山之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他山之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西班牙小鎮公投通過 貓、狗同享鎮民地位(新聞分享)

灣要落實公民參與,最重要就是推動公投修法,讓公民投票符合真正公投精神,而不是設高門檻讓公投成為政治人物遊戲。
而公民投票需要從生活公投做起,讓人民能夠充分討論生活周遭事物並作出決定,提升公民意識。如果一開始就推動政治性公投,就很容易因為個人、族群、政黨因素模糊化焦點。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一個美國的NGO設計出一系列的公民參與APP

何宗勳編輯

code for America是美國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目的透過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來鼓勵公民參與。透過公民參與促進社區健康,繁榮和安全。

該組織有三個理念:健康社區、安全和司法與經濟發展。強調社會應該提供公民健康和照顧;司法系統可以更安全,更公平,更有效;居民有機會蓬勃發展,人人可以成為企業老闆和員工。
例如,他們開發一個軟體,整合數據並建立名為BlightStatus的Web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很容易讓任何人都可以查找在新奧爾良的任何地址,看到了財產的資訊、歷史,包括疫病的報告,檢查,審理。

群眾數據與新型態民主

群眾數據與新型態民主
本會理事 文藻外語大學 國際事務系 政治學博士 簡赫琳 撰
2016.4.24 高雄市


最新型態的公共政策制定 (policymaking)是懂得有效的運用群眾智慧,學術用語稱之為 「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公部門運用私部門的資源來將公共服務外包 (outsourcing)雖然也是近一二十年比較流行的另類方式解決公共資源不足或節省,但外包給特定得標廠商也衍生出很多不預期的問題,有時也沒有更有效率。伴隨著科技的進步,「連線」(Wired)雜誌編輯Howe和Robinson在2006年時提出了他們的觀察,稱之為群眾外包的崛起 (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從此該概念被廣大應用在各領域。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2016年開放政府獎項得獎的是?

2016年開放政府獎項得獎的是?
文藻外語大學 國際事務系 政治學博士 簡赫琳 撰
假如說人民走上街頭要求政府要資訊透明化是「大棒」(stick)政策,那今年才剛於五月開跑的第三屆開放政府獎項 (open government award)競爭,就可以是相對於負面懲罰的獎勵,又可稱「胡蘿蔔」(carrot)策略。 該開放政府獎項2015年的大贏家是烏拉圭 (Uruguay),第二及第三名則是印尼 (Indonesia)與英國(UK)。

在烏拉圭,特別的是,這個改善公共服務得獎者並不是一個中央或地方政府機構,而是一個公部門、公民社會及媒體三方協力成就的醫療品質開放資訊計畫-ATuServicio.uy。且這個計畫所有的公衛資料輸入,不單只有傳統的公共衛生部提供,更是一個資料共創 (co-creation)的過程。民間單位DATA Uruguay,協同網路新聞提供者 www.180.com.uy 共同找到新的方式推動虛擬網上動員資料提供,而這樣的醫療表現開放資料將可以讓超過一百五十萬的民眾受惠,可以協助民眾做出更符合自己需求的醫療提供者服務改變決定。 

資訊果然就是力量,而因為這樣開放資訊的建置,烏拉圭的民主治理也就如同聯合國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代表Alicia Barcena所說的,「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的人民已被賦權,且他們要求的透明化與課責也已再也不能被拖延....這不是一個充滿改變的年代;而是一個年代的改變」,從此,烏拉圭政治走向新的轉捩點。 

而那個由一萬七千多個島組成的印尼,這樣一個發展中的新興民主國家贏得2015年開放政府第二名獎項也是在改善其公共醫療資訊與資源的提供,特別是那些偏遠地區。從2012年開始,由總統辦公室發起的一個 "Guiding Lights of the Archipelago"計畫,從印尼各地匯集了第一批32位年齡在三十歲以下的醫療專業青年,他們五人組成一組,分別被派遣到印尼發展中的村落中。他們的工作是要用一年的時間來教育及說服村民們信任國家提供的基礎醫療資源,並貢獻他們的醫療專業,讓偏鄉也可以享受如同城市般的基本公共醫療服務福利。 

這個計畫非常的成功,三年過後,該計畫擴張到全國偏遠地區,改名為"Healthy Archipelago"。2015年已有超過800多位的年輕醫療人員投入偏遠社區服務,公開服務的地點也從原本的7個據點,發展到全國共超過120個點,接受服務的人次也從最初的12萬人劇增到超過250萬位民眾。這個從選送到公共服務擴張的過程全程都盡量透明化,且如同烏拉圭計畫一般是個共創的過程,他將政府、專業人士和人民因為共同的基本需求及期盼串聯在一起,一方面增加了公民對政府的信任,一方面社會問題也在公私部門共同治理的過程中被解決。

「政治」的本意一直是要解決眾人的事。但這個解決眾人之事的主角不再只該是公部門,開放政府獎項的得主也不會是某一有名望的政治人物,它最好是人人都得獎,這樣的改變社會及解決問題的力量,才會又大又強又持久。 


烏拉圭2015開放政府第一名說明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D⋯⋯ 

印尼開放政府第二名說明影片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w⋯⋯ 

DATA 民間單位 http://www.datauy.org/ 

Pencerah Nusantara 印尼中央級計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a⋯⋯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美國城市聯盟推動公民參與

文藻外語大學 國際事務系 政治學博士  簡赫琳(本會理事)撰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每個政府都得被迫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財政危機、人口組成變化、社會資本降低等,政府和人民的關係,也因著都會人口持續增加,逐漸漸行漸遠。諷刺的是,這樣的情況在越大的國家,越都會化及現代化的城市越會發生,美國這樣的世界強國也正在面臨這樣的窘境。 

美國城市聯盟The National League of Cities (NLC) 就是其中一個擁有超過九十年歷史,長期致力於協助政府領袖拉近與人民之間的關係與建立信任之民間組織。目前在全美四十九個州皆有州立市政聯盟 (State League),服務對象超過19,000個散落全美的大中小城市,總部則是設在華盛頓。該非政府組織由董事會的三位主要領袖來帶領大方向,一位理事長及兩位副理事長,從以前到現在,所有前任理事長皆都還在政府服務。其他協會成員包含八位州立聯盟會長、七位政策與推廣委員會委員與四十位的會員。而董事會二十位成員則是每年選舉一次,一任為兩年,理事長及副理事長則為一任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