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公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公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牽手護水源


「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12月14日14日號召新竹縣市公民團體及民眾齊聚頭前溪豆腐岩,舉辦「頭前溪前的吶喊、百人牽手護水源」行動,表達新竹人拒喝廢污水的心聲,希望政府能真正為人民健康著想,落實飲排分離、灌排分離政策。

在活動現場民眾以人龍方式排出大型的「水」字表達訴求,各黨籍的立委候選人也紛紛到場聲援並踴躍簽署政策承諾書,「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
」表示,頭前溪是新竹人最重要的飲用水來源,卻長期被當成排水溝,造成民眾健康上的風險,以頭前溪下游的隆恩堰為例,隆恩堰每日取水近20萬噸,作為75萬人的飲用水,但上游每天都有4.5萬噸的廢污水排入,其中2.5萬噸是工業廢水。每年12月開始的河川枯水期,大新竹的飲用水源有近四分之一是上游的廢污水。而民眾喝著廢污水的同時,頭前溪上游無污染的乾淨水源,卻供給園區做為工業用水。 

大新竹民眾長期承受極大的各種工業廢水和家庭污水污染的飲用水源風險。兩年半來,聯盟不斷呼籲政府設立廢污水專管,禁止廢污水進入作為飲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的頭前溪,以確保民眾的飲用水安全和農田的食品安全。過程中,政府積極正面的回應十分緩慢;甚至有政治人物說喝廢污水沒有問題;或者誤導民眾說,要求乾淨的水源會妨礙經濟發展。


如何將水源區內,現有廠商集中管理,建置完善的水污染處理設施及廢污水專管排放,以確保飲用水源和灌溉水源不受污染。這樣做不只是下游的民眾和農田受惠,上游的廠商也能有安心的經營環境。不用面對下游民眾的質疑。也不用擔心在設廠後,面對民眾抗議,要再多花成本做廢水全回收或是遷廠來補救。甚至政府也能更輕鬆的管理河川水質。


在這樣一個凡事算計,爭論不休的社會中。聯盟希望找回下一代的乾淨水源,能成為民眾,廠商和政府三者的共識。中央政府,立法委員和地方政府,都應盡全力落實飲排分離,灌排分離,還給廠商安心經營的空間,也還給下一代乾淨的水源,不要再互相推諉責任。


聯盟也提出兩點呼籲:一、中央政府和立委應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從根本解決飲排不分及灌排不分的問題 : 水庫水只是緩頰,枯水期全台缺水,根本無法解決民眾的飲用水被汙染的問題。有了法令的依據,才能確保未來能逐步落實飲排分離和灌排分離。下一代不再需要面對飲用水被污染的問題。二、立委和地方政府應通力合作設立專管,讓廠商集中,有安心的生產基地:因過往可能的疏失(設置地點未把關),造成污染性產業設置在水源區,地方政府應協助遷移至適合的區位或落實零排放。水源區的廠商應集中管理,落實廢污水專管回收,不入飲用水源和灌溉水源。讓廠商能安心生產,不用擔心民眾的抱怨和質疑。


最後,聯盟也邀請總統候選人、新竹縣市立委候選人,還有參與不分區立委選舉的各政黨能簽署政策承諾書。承諾書內容:修改《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廢污水不可排入飲用水源。推動再生水工業使用政策。自來水公司公開每日供水資訊。讓民眾清楚自己的水源。爭取前瞻經費,建置廢污水專管,落實大新竹地區「飲排分離」及「灌排分離」。確保民眾飲水和食物的安全。


圖片翻拍「我們要喝乾淨水」粉絲團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新竹百人牽手護水源 我們要喝乾淨水



文:鍾淑姬(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前理事長)

「喝水是僅次於呼吸的維生重大事項,喝乾淨的水,是人民基本的權力。」這好像是理所當然,可是大家真的確定喝到的水是乾淨的嗎?我們從家家戶戶都會加裝濾水器就可以得知:大家對自來水的安全仍沒有足夠信賴。過去大家只能靠「自力救濟」,裝濾水器、買瓶裝水、甚或是去尋求優質山泉水……。這樣做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也不合乎社會正義。

當我們發現新竹地區的重要水源—頭前溪水質堪慮,生活廢水、工業廢水、垃圾掩埋場廢水都統統排進自來水水源,新竹地區一群媽媽不願再「逆來順受」,組成「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提出「飲排分離」、「灌排分離」的訴求。

如同過去所有的環境運動一樣,聯盟也經歷相同的過程:向各單位陳情、抗議、申訴、選舉期間要求候選人承諾、簽聯署書、開記者會、說明會爭取認同,大家共同的疑問是:「給人民喝乾淨的水有這麼難嗎?」

今年年初,聯盟決定訴諸公民投票。歷經三個多月的奔走呼籲,終於完成五千餘份的連署書,(門檻為三千餘份)。成為公投法修法後第一個完成二階段聯署的地方性公投。

然而連署雖然達標,真正投票卻仍遙遠,為了繼續宣傳理念、引起認同,所以聯盟將持續舉辦認識水資源、保護水源的活動,需要更多人一起來參與。所以大家決定在12月14日上午九點在新竹頭前溪豆腐岩舉行「1214 百人牽手護水源,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

行動聲明提到:2020的大選進行到現在,已經看板滿天飛了。但是完全沒有聽到新竹縣的立委候選人們,對於民眾每天在喝工業廢水,有任何的具體政策表態。新竹的媽媽們很困惑,難道當上立法委員,就不用喝水嗎?還是已經穩穩當選,所以不用管民眾的死活了?

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決定在12月14日(六),到頭前溪中間大聲舉牌吶喊,讓立法委員候選人們,聽見新竹民眾想要乾淨好水的心聲。



頭前溪「百人牽手護水源 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
發起單位: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聯盟

集合地點:隆恩堰(豆腐岩)
行動內容:百人排字吶喊、空拍攝影比賽、水生昆蟲調查體驗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新竹市要乾淨水公投 二階段連署已過門檻


新竹市搶在今年1月18日第十屆第一次臨時會三讀通過「新竹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成為中央修正公投法後,第一個依新修正之母法制定公投條例的縣市政府。

根據「新竹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規定,公民投票案提案人數,應達最近一次市長選舉選舉人數萬分之一以上,連署人數應達百分之一以上。而去年新竹市長選舉人數33萬8323人計算,地方公投議題只要提案人有34人、3383人連署,且符合提案規定,但預算、租稅、薪俸及人事事項不得做為公民投票的提案,就可以成立公投案。這門檻可能創全國最低。

根據了解,新竹市升格省轄市以來,市議員從未主動提案制定地方性自治條例,新竹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在臨時會順利審議通過,是37年來議會「主動立法」且通過的第一案。

而公投一過,當地彭桂枝女士馬上於3月21日領銜提出『您是否同意,新竹市應訂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 明定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污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地方性公民投票案,並檢具主文、理由書及提案人名冊至新竹市政府。

據了解,新竹市為何會發起這樣公投,主要是各縣市中,新竹是可支配所得最高的城市是,更連續三年,蟬連「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但是,這樣的幸福城市,喝的自來水,原水來源是流經新竹縣市的「頭前溪」,上游有違法的垃圾掩埋場,沿岸工廠也排放廢水,然後下游還有家庭汙水。這樣的水,即便經過自來水廠處理,也很讓然安心喝下去。這樣原因讓公投一過,關心飲水媽媽決定站出來發動公投。



 緊接4月12日 提報新竹市政府審查會審查。4月18日市府函請戶政機關查對提案人名冊。5月3日戶政機關函報提案人名冊查對結果通過。5月7日市府函請相關單位工務處與環保局於30日內提出意見書。5月16日函請產發處與衛生局於30日內提出意見書。根據查詢相關資料,四個單位回覆函並未收到。而市府於6月19日函請市選委會辦理公民投票事項。 

根據「我們要喝乾淨水」粉絲團內容提到:從6月28日起,經過3個月多,志工上街頭、動員親友、社區、社團、社大及媒體,終於5,000份要到達了,這是大新竹人落實直接民權的驕傲,也是大新竹人不容政府單位忽弄飲用水及灌溉水的決心。10月聯盟預計運用2週時間進行整理,希望10月中旬順利遞交5000份連署書。





相關資料:

一、新竹要喝好水公投相關文件

二、發動者粉絲團 

環團「廢核、再生公投」連署失敗



當高舉反核四的執政黨在熱烈情祝「雙十國慶」時,台灣環保聯盟九日發表沉痛聲明,為「廢核、再生公投」連署未達門檻向參與團體與支持連署朋友致歉。

信件內容提到,致各位廢除核四公投的共同行動團體:真的很抱歉,環盟的努力不夠,辜負諸多團體的期許,截至今天下班止,總共收到的十萬上下的公投連署書,向所有幫忙佈點與簽連署的所有團體的共同努力鞠躬致歉也致謝。

我們的公投提案簽署工作沒有成功,沒有在六個月內完成約30萬份的簽署,這是很遺憾的,我們向支持連署的所有支持者抱歉,並表深深的感激。最後,我們仍要說,最主要原因是我們努力不足,謹向所有的支持者說抱歉。這些支持者包括:所有的參與簽署的反核者/支持者、幫忙宣傳及擴充簽署的朋友、贊助經費者、各共同推動團體,及我們內部堅持努力至最後仍不放棄的伙伴同仁們。

【環保聯盟新聞稿】

捍衛非核家園再接再厲--對廢核•再生公投連署結果的說明

歷經六個月的連署期(2019.4.9—10.8),台灣環保聯盟(及很多的共同推動團體,)努力推動「廢核.再生公投」案簽署工作,至今檢視簽署書份數,我們的公投提案簽署工作沒有成功(,沒有在六個月內完成約30萬份的簽署),這是很遺憾的,我們向支持連署的所有支持者抱歉,並表深深的感激。

其主要原因是受「公投法」的限制所致,其直接原因有,1.公投法於今年六月臨時性的再度修法,取消公投與全國性大選得一齊投票的規定;延後公投投票的時間,於兩年後才得投票,等規定,也就是冷卻公投行為,使人民的連署意願降低。2.依公投法第9條,政府應建置電子連署系統,惟延宕迄今,未能提供社會民眾使用,等原因。

台灣環保聯盟一向主張以公投來尋求社會的支持,廢除已花2838多億元、歷經二十多年的興建工期仍未能完成的核四計畫。該工程所被發現的瑕疵問題甚多,已直接影響到該廠運轉的可行性、安全性、合法性。揭露真相、全民決策,是惟一的原則,在民主制度下、依公投法投票,是我們所倚賴的作法。

為能抗衡擁核方的提案--主張「核四啟封商轉」、要重啟未完工、不安全的核四廠,我們環盟在高成炎教授為領銜人的公投提案:「你是否同意『廢止核四計畫,其廠址作為再生能源(地熱、海洋能、太陽能等﹚發電、觀光、研究、博物館等用途』的政策?」,擁核方、反核方的提案互相對決。

迄今,已發揮了如下功效,

一、抗衡擁核方之提案。

若未能抗衡,將如同去年底的公投狀況般,只有擁核方有提案、有宣傳,沒有反核方,以致於完全無招架之勢。本此,反核、擁核雙方對決,對擁核方所提對能源、核四的不對說法、假新聞,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宣揚反核理念,普遍告知國民正確的能源知識、核四的真相。

如某民調所顯示,竟有40 %民眾仍以為目前我國主要發電方式是倚賴核能發電,這是錯誤的(才8 %而已),我們要趕快進行普遍正確的能源教育。何況進一步的,我們更要宣導良好的節能知識、推動節能減碳、公民參與、地方治理等,及改善對能源、核能及核四廠的認知,導正及辯駁一些國內對核四廠的不對說法、假新聞。對於以上,於宣揚、動員民眾簽署「廢核.再生」公投案的過程,已達到一定的成效。

三、經由以上行動,提升、堅定民眾的反核信念;及支持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之社會支持度。

最後,我們仍要說,最主要原因是我們努力不足,謹向所有的支持者說抱歉。這些支持者包括:所有的參與簽署的反核者/支持者、幫忙宣傳及擴充簽署的朋友、贊助經費者、各共同推動團體,及我們內部堅持努力至最後仍不放棄的伙伴同仁們。

我們也呼籲執政的政府,早日宣布廢除核四計畫,堅持、持續的「落實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政策,就如9月23日陳建仁副總統在總統府接見2019 NNAF-Taiwan(亞洲非核論壇) 的國外出席代表、貴賓們所宣示的。我們不排除再度提案,我們仍有各種備案。在後續的約兩年期間,我們將繼續宣揚反核理念、推動能源治理、公民參與,以及推動能源轉型、氣候(變遷)緊急(減碳)行動。提升民眾的能源素養、民主素養,為下次的能源公投做好準備。

此次,環盟所推動的「廢核.再生」公投案簽署,在戰略上是成功的,但在戰術上沒有達成目標。未來,若是核四啟動運轉,除了又是一個大錢坑外,你會放心嗎?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敬啟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西班牙小鎮公投通過 貓、狗同享鎮民地位(新聞分享)

灣要落實公民參與,最重要就是推動公投修法,讓公民投票符合真正公投精神,而不是設高門檻讓公投成為政治人物遊戲。
而公民投票需要從生活公投做起,讓人民能夠充分討論生活周遭事物並作出決定,提升公民意識。如果一開始就推動政治性公投,就很容易因為個人、族群、政黨因素模糊化焦點。

公投出爐 台北市社子島將成綠地(新聞分享)

養「公民意識」就是要讓國民學習為自己的未來做決定,公民投票是一個最有效工具。可惜台灣公民投票是鳥籠公投,所以臺北市政府變通用「網路i-voting」與「實體投票」作為政策參考,雖然不具法律效應,供參考,但三成民意也是公民意見具體反應。

新聞焦點
公投出爐 六成挺生態案 社子島將成綠地(蘋果日報)
(以下原文照PO)
【林媛玲、陳鳳蘭╱台北報導】禁建四十六年的台北社子島,未來可望有比大安森林公園大一倍的綠地。台北市府推出社子島開發案票選活動,經兩天投票,五千零九十一名投票者中,近六成贊成「生態社子島」開發方案。未來經都市計劃及防洪計劃審定、環評及區段徵收核定等四大關卡後將進行開發。但學者批評,北市府以幾千人投票就要推動嚴重侵犯人權的區段徵收,太不道德。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群眾數據與新型態民主

群眾數據與新型態民主
本會理事 文藻外語大學 國際事務系 政治學博士 簡赫琳 撰
2016.4.24 高雄市


最新型態的公共政策制定 (policymaking)是懂得有效的運用群眾智慧,學術用語稱之為 「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公部門運用私部門的資源來將公共服務外包 (outsourcing)雖然也是近一二十年比較流行的另類方式解決公共資源不足或節省,但外包給特定得標廠商也衍生出很多不預期的問題,有時也沒有更有效率。伴隨著科技的進步,「連線」(Wired)雜誌編輯Howe和Robinson在2006年時提出了他們的觀察,稱之為群眾外包的崛起 (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從此該概念被廣大應用在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