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簡赫琳專欄﹣世界之眼17】韓國公民參與預算決策



文藻外語大學 國際事務系 政治學博士 簡赫琳

世界經濟活動中,最大宗的其中一塊就是各國的政府預算,畢竟那是匯集了上億納稅人的錢而成。但究竟各國的政府預算資訊有多開放?是否有監督機制?納稅的公民既然有義務納稅,那是否也該有權利可以參與政府預算決策呢?

國際預算夥伴 (International Budget Partnership, IBP),打著 "透明預算.改變生活"的口號, 從十年前 - 2006年開始就進行近百國的開放預算調查 (Open Budget Survey, OBS),且用調查資料每幾年公佈各國開放預算指數 (Open Budget Index, OBI)。最新發展則是從2014起用最新資訊技術,創造即時線上工具 (Open Budget Survey Tracker),方便公民、媒體及民間團體監控政府的各項支出,紅色代表資料未製作或遲製作,黃色代表僅內部使用,而綠色則是開放讓公民公開查閱,截至2015年底,共有約三十個發展中國家參加,如越南、菲律賓等,每個月會更新資料,而以上這些計畫是由英國政府 (UK Aid),福特基金會 (Ford Foundation)及開放社會 (Open Society Institute) 等單位出資支持。

其中,南韓在國際預算夥伴的開放預算調查中,已連續幾年都是亞洲地區唯一表現前茅的,最好的表現是在2012年。在一百個調查國家中,該年當全體國家平均成績為19分,南韓卻有拿到92分,且其中在給予公民參與機會表現方面,南韓政府做了許多努力。

南韓和台灣民主化的歷程類似,經歷過集權後,1990年起開始公民覺醒,社會力開始蓬勃,公民也開始要求公部門資訊透明化。最顯著的則是從2003年的前南韓總統盧武鉉 (Moo-Hyun Roh)開始將 "透明化" 及"公民參與"放入政見及實際政府運作中,從此開始一系列的公共財管理(public finance management)改革。改革項目包含,設置中期支出框架 (Medium-term expenditure framework, MTEF),表現式預算(performance based budgeting) 及利害關係人參與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在此框架下,公民參與的機制有:公開討論 (Open Discussion for the Public, ODP)、公民被邀請主動回報任何預算浪費個案,且公民也可要求要查特定某些單位的帳目。

第一種的公開討論,每個討論場次皆為期五到六天,一天討論兩到三個部會的預算,每次約共可檢討十二個政策區塊預算,如社會福利或健康。更細的來說,每種政策場次約有90分鐘的時間可以審議與討論,參加人員除了公民之外,還會有公部門、專家與民間團體等,每場的場地皆可容納約三百人左右。

以2005-2007年為例,每年的三到四月間,在總統與內閣還未確定財政策略前,皆有邀請公民參與公開國家預算討論,且此公開討論機制的結論是可以影響九月要送進國會審議的當年預算。但縱使這樣的規劃可以將公民意見納入公共決策中,學界還是對此類機制有許多的批評,例如認為這樣的參與式預算編列法是較無效率的,來參加的公民皆幾乎沒有太多經驗或相關財政專業,且預算的編列不該只是以單一政策別或部會來討論,更需要全面性的考量及整體國家利益做規劃。最後,每年約有超過八千個不同的政府計畫必須透過預算局來申請,這樣多的計畫案不可能每個都進行公民討論。

第二種公民主動回報預算浪費個案,2006-2007年間,韓國公民透過網站或熱線共提供了1,400多筆報告,也幫政府節省了上億元。而第三種的公民查帳機制,只要有超過300名19歲以上的公民或是擁有超過300名以上會員的民間團體皆有權利向預算局提出要查帳。除此之外,南韓預算辦公室在2012年也舉辦了公民參與計劃設計競賽,當年共有超過八百多種的創新建議提出,最後有十二個新的計畫建議被政府採用,例如依照功能或是區域來成立中小企業聯盟,已增加資訊的分享及增加企業門的談判能力與減少開銷。






開放預算指數線上即時追蹤 http://www.obstracker.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