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簡赫琳:濃濃鄉愁,堆疊出一條返鄉的公民參與之路

攝影:蕭嘉慶 

簡赫琳 公民參與的國際學者

一位國際政治的專業學者,留學海外受思鄉之情感召,投入研究世界各國的公民參與案例,並返鄉協助推動中央及地方級公民參與實務,與公民們協力創新「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與「台灣公民參與協會」自草創起的多項業務,積極投入教育推廣,期許建立更美好的台灣! 

  鄉愁,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情感的壓抑,但在簡赫琳博士的人生中,卻是催促她返鄉投入公民參與的一股力量。

  從十五歲遠颺法國,接著到美國取得碩士學位,最終熬不過思鄉之愁而回台灣取得博士學位,簡赫琳的青春歲月像許多台灣小留學生一樣,開拓了國際視野。但幸運的是,她並沒像多數國際人才一樣,掉入無法在故鄉找到合適發展的困境。

  簡赫琳的專業鑽研領域之一是「公民參與」,這一點讓她在滿是坑疤的台灣母親身上,找到了可以發揮所長的美妝空間。 

簡赫琳在法國與台籍博士導師深度訪談法國政治人物合照。 

在悲觀處樂觀 以吳越同舟精神擁抱故鄉

  「根據經濟學的供給需求曲線,台灣政治的問題越多,那就代表著選擇政治學為學術專業的我可以做的研究就越多,相對的,我可以致力的實務改革區塊也會越多。」簡赫琳的這番話看似天真,但自有其少年老成的一番智慧。
 
  喜愛中國古籍的她舉《孫子兵法》〈九地篇〉上「吳越同舟」的一個故事說,「互相敵視的吳國及越國人在經歷大風雨中的同一艘船上皆願意相互救助,度過難關,難道,住在台灣這艘大船上的我們,會不願意集結大家公民的力量,一起來幫助早已落難許久,被國際策略性邊緣化和三不五時選擇性忽略的故鄉土地嗎?」

  面對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困境,簡赫琳說:「別人可以汙名化我們的身份,但我們自己怎麼可以在危機中還自我否定,或是拂袖而去,或是刻意製造公私部門對立、政黨對立、種族對立、階級對立、性別對立,甚至還有政府和人民對立呢? 」

  返台後,簡赫琳的學術工作雖然忙碌,卻沒有澆熄或改變她因著鄉愁和關心台灣需要許多改革而選擇回到台灣服務的熱情與初衷。

  從二〇一〇年開始,她一邊致力於在大學任教,一邊想辦法將象牙塔中的學術專業轉換成一般民眾較易懂的話語,並且更積極地與廣大人民站在一起做非政府或民間組織行動之互動。

  例如,透過位於台北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民間組織,她與她的學生秉持著也是「公民」(citizen)的身份,勇敢走出校園,實際去參與了改革台灣政治體制的多種機會,包含參與了台中議員的補選選舉觀察團活動,期望透過更多的公民參與式監督,讓台灣的選舉可以更遵守選委會的規定,並讓違反公職人員選罷法的情況被減少。

  二〇一〇到二〇一一年間,簡赫琳雖還兼任了學校的一級行政主管一職,負責全校推動國際交流,但每兩週仍固定撰寫一篇稿,特別介紹與談論國外許多公民參與監督政府與國會的實際運作,累計介紹了超過二十幾個不同國家的個案,刊登在《監督國會雙週報》上。

  透過簡赫琳的學術網絡和聯繫,她還特別協助公督盟邀請到監督歐洲議會的民間組織代表來台觀察選舉與進行交流活動。

  二〇一一年起,她更進一步與高雄在地公民聯手催生了「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簡稱:高督盟),並在故鄉高雄市開始了一連串的公民監督市政府與市議會之工作推動。她不但協助舉辦並親身參與每年所舉辦的市議員評鑑活動,也會不定期關心各項高雄公共事務,並在市長選舉期間特別關心市長候選人是否有提出未來推動公民參與的相關政見。 

簡赫琳(中間講台)於二〇一五年底立委選舉前於文藻和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合辦「如何選出好立委研習會」,培訓公民如何用科技軟體更了解候選人及其政見取向。 

浪漫變革其來有自 前進才會有希望

  有別於學者慣性上喜歡與政府、上流階層互動,簡赫琳的熱情卻流向基層與非政府組織。這一點,或許與她青少年時期就到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法國留學有關。

  「那年十五歲的我,曾是位追求法式浪漫情調的法語專業專科生,」她回憶說:「但學習法語的好處,除了可以結交許多會說法語的國際筆友與法國同窗好友之外,還有非洲布吉納法索或東南亞的寮國等,因為法國做為一個全世界在哲學思想上最前衛(avant garde)及創新的文明,也深深地影響著當時茅塞未開的我。」

  隻身前往法國求學數年的經驗,對她來說,是一位年輕人有機會可以完全沉浸在法式傳統又創新的各種美學,以及充滿矛盾、衝突爭辯但又極為開放的社會和人際交往氛圍中。

  「在那裡,我知道我骨子裡已經種下了求新、求變的生活態度,與願意開放 (open)各種想像與可能性的學習態度。這樣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我日後對於公部門是否該接受公民參與和推動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及開放資訊(open data)的許多基本理念。」

  後來,她因緣際會地在大學後半段及研究所碩士班階段時,輾轉前往美國繼續求學。雖然在博士班時抵不過自己思鄉的情感而選擇回到西子灣邊的中山大學深造,但博士論文撰寫期間的兩年,她還是再度背起行囊,遠走法國里昂與美國加州做更多比較政治學資料的收集與研究。

  在這期間,美國的自由社會和那自十九世紀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就已賦予高度評價的美國民主制度,也不斷挑戰與翻轉簡赫琳從小對台灣政治治理的刻板印象。

  「在美求學的日子裡,我似乎更能深刻體會中華民國在台灣過去威權體制及後來轉型新興民主體制的許多不足,包含賄選、傳統黑箱決策的負面印象、缺乏專業度的民意代表、資訊短缺的選民們、政黨惡鬥、政府與人民長期對立等。」

  「但想到台灣還有這些可以再進步的選項,每想到一個,就給我多一個希望。」骨子裡擁有法式浪漫的簡赫琳不忘如此補充。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但內心滿是思鄉情愁的簡赫琳卻也道出了當年負笈歸鄉的心聲:「滿滿的思鄉能量往哪去好呢﹖當然『回故鄉』是唯一特效藥;回故鄉後做什麼好呢﹖當然是和同鄉人肩並肩一起『同舟共濟』最好。」

  「台灣的未來,我們子子孫孫的幸福是不能停下腳步不去關心的。每一個錯誤的公共政策或公共治理決策,它留下的遺憾往往是很難再去彌補,浪費的也常是成千上萬位納稅人的血汗錢。」 

簡赫琳在美加州撰寫博士論文時期與美籍博士導師及博士生合照。 

秉持教育熱情 積極推廣公民參與觀念

  二〇一五年,台灣因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設立「臺北市政府公民參與委員會」之後,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一陣公民參與運動的風潮。公民的力量除了在蜂起的抗議隊伍中可被看到,更多了新管道如國發會設置的Join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以及台北市及新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等。

  但早在此之前,簡赫琳就投入推廣公民參與的教育工作。這可追溯到二〇一〇年,她因為研究各國的公民參與監督政府之運動、巴西發跡的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以及其他國家由政府設置或由人民要求而建置的正式公民參與公共決策機制時,而深受這些個案給鼓舞著。

  「因為有他國越多的成功案例,意味著台灣未來可以成功推動公參及深化民主機制的機會就越大。」簡赫琳努力撒種,希望用教育理念來協助各教育單位或公私部門推廣大家對公民參與的基本認識。

  例如,二〇一一年於高雄市社區大學公民講座擔任「民主品質與公民參與」的講師;二〇一五年擔任高市府研考會高雄資訊中心 「Open Data培訓」講師;二〇一六年分別於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提供的專題演講﹕「公民參與與開放政府」、台南公務人員發展中心擔任「公共治理的趨勢與開放政府」課程講師,以及至台南一中擔任台南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青年學子論壇「如何落實政府開放決策與公民參與」講者等。

二〇一六年簡赫琳(右站立)擔任「台南新市政開放決策城鄉論壇」評估指標說明代表。 

  此外,她也很幸運地親身參與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舉辦的「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參與式能源治理機制?」座談會,以及在高雄市與台南市公私部門合作推動的「高雄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暨「公民參與開放政府及城鄉論壇機制」之多次公聽會。甚至還擔任「臺南市政府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參與委員會」委員,及在「臺南市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城鄉論壇」擔任參考評估指標說明代表。

  透過這些實務參與的公民參與活動,簡赫琳認為最大的收穫是---能更客觀地從公部門、民間團體、利益關係人與公民的不同角度,來理解「公民參與」對其公共決策過程及決定的各種面向影響,以及各部門抗拒或接受的原因。

聖人無常心 以百姓心為心

  通過理論與實務經驗的積累,簡赫琳認為,「公民參與」並不只是一個二十一世紀西方引領之民主體制深化的審議民主國際趨勢,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經》中闡述他認為的理想政治觀:「聖人無常心, 以百姓心為心」。

  「若把『聖人』比喻成政治人物或公部門前線代表或官員,老子對他們的期待是不要固執不變,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簡赫琳認為,「一位聖人更該將自己的心先放一旁,用心聽聽廣大民心民意,用容納萬物的態度來治市與治國。」

  在簡赫琳心目中,這樣一種願意下放自己緊握在手之權力、資源與己見的無為之心,不但可以讓政治人物免於受權力欲的過度誘引,也可以增加人民對公部門的信任,開啟雙向溝通的管道,進而立下善治(good governance)的良性循環,讓公共治理可以順利極大化公共價值(public value)。 

二〇一三年簡赫琳於公部門進行深度訪談。 

簡赫琳的心聲:協作治理當道,公民重要性抬頭

  協作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為現代民主國家公共管理的新趨勢,這主要因為現今的經濟或社會問題起因都已不再單純,且互聯性 (interconnectivity)在各領域已成常態。

  不只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近年來不斷反省全球經濟危機的原因是否和大大小小經濟體的互聯與群聚有很密切的關係;各國社會問題也不再只是公部門可以透過公共政策的調解可以解決,許多時候都要借助於民間單位或社會企業的合作,共同消弭貧窮、環保、不平等、發展不均等社會病態。

  例如歐洲在二〇〇八年創立的Convergences 平台,主要想匯集散落各國公部門、私部門、利益團體等行為者的力量與資訊,共同來為聯合國於二〇一五年提出未來十五年新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以便打造一個零排外(zero exclusion)、零碳排放 (zero carbon)及零貧窮(zero poverty)的人類未來。而這樣協作治理的特性,正可以凸顯「公民」在各領域積極參與的重要性。

  我個人對台灣推動公民參與的願景,是期望台灣可以更善用許多既有的國際資源與串聯。雖然中華民國在台灣自一九七〇年後就已成了被許多大型國際組織排除的孤兒,但這國際的形式孤立策略並沒有阻擋台灣更積極自立自強的決心與作為。

  經過了數十年的不斷努力與轉型,台灣應該持續用實際作為和國際作更多議題性的國際串聯,如同性婚姻議題、反貪腐議題、韌性城市建造或是公民參與議題等。這些議題導向的國際交流是更實質的,未觸及意識形態雞同鴨講爭辯的,更何況這些議題牽連著住在台澎金馬、蘭嶼、綠島等上千萬人的幸福。

  我期望有一天,我可以研究到台灣更多正面發展的個案。若有那麼一天,我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的東奔西跑,也不用再用羨慕的眼光去研究國外許多優秀的公私協力治理個案了。

二〇一六於高雄市議會「公園規劃公民參與公聽會」作者與談發表照。

  • 簡赫琳小檔案
  • 現職: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專任副教授 
  • 經歷:在大學、碩士研究所階段曾遠赴法國及美國攻讀區域研究及國際事務相關學位,博士學位則於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取得。畢業後除擔任教職外,更曾擔任國家文官學院公民參與講座(二〇一七)、台南市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參與委員會委員、高雄市研考會106-107年委員、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副理事長與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及學術顧問等。 
  • 公民參與事蹟:致力於組織學習、共治、公私協力、公民參與、發展中國家等議題的研究,在《監督國會雙週報》上累計介紹了超過二十幾個不同國家的公民參與個案。除此之外,也曾擔任修訂「高雄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暨「公民參與開放政府及城鄉論壇機制」公聽會學術代表、高雄市105年度參與式預算推動計畫婦女組工作小組委員與高雄市研考會公民參與工作小組會議委員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